医院资讯

返回列表

矫正会使牙齿松动并早早脱落吗?

1.png

“正畸会不会导致牙齿松动”这个问题伴随着牙齿矫正的发展一直被反复提及,许多人一直犹豫不决不敢跨进矫正之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。

真的是这样吗?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。

牙齿松动的原因

2.png

牙齿松动的首要原因是牙周炎

临床上将牙齿松动分为3个等级:

1度松动进行固定修复,

2度松动需要配合牙周治疗,

3度松动则一般进行拔除处理。

因此,如果日常牙齿清洁不到位,滋生牙菌斑,引发牙周炎,也会导致牙龈逐渐萎缩、牙根暴露,进而造成牙槽骨逐渐吸收,牙齿松动甚至掉落。

实际上,牙齿矫正后,牙齿的排列会更加整齐,咬合更加平衡,更有利于口腔清洁以及预防牙周疾病。因此,从某种意义上说,正畸甚至可以有效防止牙齿松动。

牙齿移动 ≠ 牙齿松动

在正畸过程中,有些患者会感觉牙齿不稳定,这是因为在矫治器的作用下,牙槽骨内的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在不断进行骨质吸收与重建,牙齿正在逐步向设计好的位置缓慢移动。

当牙齿达到正确位置,进入保持期,待成骨细胞完成钙化、形成新的骨结构之后,牙齿就会更加稳固。

牙槽骨的改建能力=自适应能力

3.png

在牙根移动的同时,新的骨结构会逐步生成。就像移栽树木后,压实新的土壤一样,牙槽骨的改建能力会确保牙齿在新的位置坚固如初。

实际上,牙槽骨具备终生的改建能力,成年人也可以进行牙齿矫正,并达到满意的效果。儿童的牙槽骨改建能力更强,因此更适合做正畸。

牙周膜:牙齿移动的缓冲带

4.png

牙周膜是具备一定弹性和韧性的组织,连接牙槽骨和牙根,在咀嚼时能够发挥作用,给牙齿缓冲空间,避免直接“硬碰硬”导致牙齿或牙槽骨损伤。所以我们的牙齿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活动性。

如果牙周膜没有损伤或炎症,牙齿就不会松动。而牙齿矫正如果伤害到牙周膜,通常只有两种原因:清洁不到位或医生不专业--矫治器加力过大。

如在治疗过程中,患有牙周病或医生不慎加力过大,可能会加重牙根吸收,损害牙齿健康,导致矫正过程中牙齿松动严重。

因此一定要严格筛选医疗机构和医生,在治疗过程中有效及时和医生反映自己目前的情况,适时调整矫正力度大小,避免牙齿严重松动。